到
1邊坡治理是一項施工難度大、技術復雜的災害防治工程。邊坡防護網在災害防治工程中的應用日益廣泛。隨著我國工程建設行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和大型重點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多,邊坡治理問題日益突出。對于不穩(wěn)定邊坡巖體,采用相應的支護結構對邊坡進行支護是一種可靠的處理方法。其優(yōu)點是能從根本上解決邊坡穩(wěn)定問題,達到根治的目的。
2防護網工程概況:安置小區(qū)邊坡為原緩坡開挖形成的人工高陡邊坡。坡高約12.0~13.0m,東西向約130m,南北向約290m。邊坡坡度約為80度。邊坡開挖形成后,局部出現塌方跡象和其他不安全情況。因此,有必要在評價邊坡穩(wěn)定性的基礎上,采取優(yōu)化的加固措施,對邊坡進行永久性治理。
三。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
根據擬建邊坡加固巖土工程勘察報告,擬建場地主要地層為素填土、粉質粘土、粉質粘土、強風化泥質砂巖、中風化泥質砂巖?,F場沒有區(qū)域結構通過。根據2001年版《中國地震參數區(qū)劃圖》,工程區(qū)地震基本烈度為Vl。地下水為基巖層狀裂隙水、孔隙水,水量不豐富。
區(qū)內分布的與邊坡加固處理設計有關的土層及其力學性質見表1。
4防護網邊坡穩(wěn)定性綜合評價
國內學者在評價邊坡整體穩(wěn)定性時,當巖土邊坡滑動面明顯時,主要采用極限平衡分析法對邊坡整體穩(wěn)定性進行詳細評價。即以上部抗滑力與滑動面滑動力之比來定義安全系數K,如式(1):σi、τi、Ai、ci、еi分別為滑動面單元i上的法向應力(以拉力為正)、剪應力、面積、凝聚力和內摩擦角;N是滑動面單元的總數。
為使分析結果可靠,在邊坡穩(wěn)定性分析中采用“理正邊坡穩(wěn)定性分析計算軟件”對該邊坡多個典型斷面進行穩(wěn)定性分析,計算得出邊坡穩(wěn)定系數在0.80~0.97之間。
根據穩(wěn)定性分析計算結果,該邊坡段處于不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需要立即采用護坡網進行加固。
5邊坡加固及防護網支護設計方案
為防止邊坡失穩(wěn),對邊坡進行了加固處理。噴錨、噴樁等有很多優(yōu)點和缺點,有針對性地對錨桿進行加固處理等。在深入掌握和研究現有工程地質、水文地質資料及周圍環(huán)境條件的基礎上,參考以往成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,按照有關規(guī)范對永久邊坡支護設計的要求,進行各種支撐。在對防護設計方案進行分析、論證和優(yōu)化分析后,利用“護坡網”對邊坡進行分析計算,最后采用多種支護形式的設計方案對邊坡進行加固。本邊坡具體設計方案如下:
1由于坡頂高程在邊坡北側和西南側開挖底部標高以上10m以上,考慮到邊坡的土質條件,為保證邊坡的穩(wěn)定性,設計采用土釘+土層錨桿間隔布置。土釘間距為3.2×3.2m(垂直間距×水平間距),錨桿間距為3.2×3.2m(垂直間距×水平間距)。
由于2南段邊坡頂部高程距開挖底標高6m,設計采用土釘支護,土釘間距為。1.6x1.6m(垂直間距×水平間距)。
6防護網施工注意事項
1土釘、錨桿的深度、孔徑、傾角按設計施工參數施工。每道工序的施工應嚴格按照現行的有關規(guī)定和規(guī)范進行。
2鉆孔時應注意盡量少用清水支撐。
三。砂漿配合比根據室內配合比試驗結果確定,灌漿應飽滿。錨桿灌漿前,應將孔內清理干凈,不得留有殘留物。
4土釘、錨桿施工完畢,錨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水平的75%后,應進行驗收試驗,試驗次數應符合規(guī)范要求。
5施加在錨桿上的預荷載為錨桿設計承載力的40%。張力分為兩種。第一次張拉為總預緊力的60%,第二次張拉為總預緊力的40%。錨固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0%才能張拉。
6在邊坡頂部和底部設置排水溝,尺寸為300x300,排水溝為M10水泥砂漿面層,厚度≥10mm。同時在坡面設置一定數量的排水孔,縱向孔距3.00m,水平孔距3.00m,采用φ50PVC管,長度≥400mm,梅花形布置。
7為了保證邊坡支護的安全,必須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動態(tài)設計和信息化施工。
經加筋邊坡穩(wěn)定性分析計算,加筋邊坡穩(wěn)定安全系數K在1.31~1.57之間。
標簽: